新安热线摘  日前,桐城经济开发区传出喜讯:2012年,入驻该区的1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70家纳税超百万,其中5家企业纳税过2100万元,10家企业纳税过1000万元,15家企业纳税过500万元。10年前入驻该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养和公司虽占地20亩、员工不过30人,亩均纳税64.12万元,稳坐该市企业亩均纳税“第一把座椅”。


  桐城经济开发区成立10年来,通过强基础、重创新、促转型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现已成为桐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经济总量和税收贡献均达到或超过该市的1/3。今春,该区正着力启动二期7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增“块头”,壮“肌肉”,并全力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强基础,提升园区承载力。桐城经济开发区,2001年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位于桐城市区东部,近期规划1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40平方公里。一期工程位居合九铁路和沪蓉高速之间、桐枞公路两侧,方圆10平方公里,2002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底全部建成,提前两年完成近期规划蓝图。好马配好鞍,该区始终抓好设施配套和环境配套,为入区项目提供一流发展平台。在项目供地上,落实“七通一平”;在项目服务上,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保姆式”贴心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在环境创优中,以“先安置、后拆迁,提升拆迁户幸福指数”为最高准则,推进和谐拆迁;依法打击“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关门狠”行为,优化建设环境;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抓手,解除入区企业的后顾之忧。优越、宽松的投资环境,为该区“大招商、招大商”提供了坚实基础。2012年,该区承接水平快速提升,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47个,落地项目19个,投资额达32.26亿元,实际到位内资23亿元、外资1340.87万美元。


  重创新,提升园区吸引力。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该区深入研究、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适时调控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特色产业园区。该区创新招商方式,坚持入区项目评审制,由“招商引资”转为“挑商选资”;成立专业招商小组,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全球500强等重点企业、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点对点”招商;突出企业创新、产业招商,传统产业靠规模、品牌来招商,新兴产业靠产品、市场来吸睛。10年来,该区孕育了一批产业骄子:鸿润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被生产和出口基地,2012年成为工信部“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丹凤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玻纤生产基地和电子生产商;盛运集团2010年6月成功上市,2012年获批“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骨干企业”,当年新增发明专利16项。2012年,该区入园企业中,有5个新产品获省级产品认定,6个新产品获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2个企业正准备上市。今年,该区制定并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启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倾力扶持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实现“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发展,将该区建成未来桐城工业发展的制高点。


  促转型,提升园区影响力。10年来,该区转型发展的脚步从未迟滞。该区从辟建学校、医院、商场、物流仓储区、住宅小区、休闲广场、交通路网、公交线路、排污管道入手,为入园企业的员工、回迁户提供城市生活应有的一切便利,成功将一个纯工业园区转化成一个城市新区,在园区面貌上实现了“产城融合”;依托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将一个以包装印刷、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等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转变为拥有8个中国驰名商标、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园区品质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综合实力上,2007年至2011年,该区连续5年被安庆市政府授予“园区发展综合评价一等奖”,2010年被人民网评为“中国最具特色产业开发区”。2012年,该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亿元,同比增长30.7%;出口创汇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实现财政收入4.65亿元。全区常住人口近10万人,相当于再造了桐城半个市区。


  目前,该区凭借10多年稳居“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的充足底气,全力以赴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争取今年跻身“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