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说到火山喷发,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画面往往是浓烟滚滚和岩浆翻腾,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恐惧。在南印度洋上的法国海外省留尼汪岛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火山岛,可是说到这里的火山,当地人不但直夸“温柔”,还把它当作了推介留尼汪旅游的形象大使。
游客到火山现场看岩浆
三百万年前一座巨型火山从印度洋底向上喷发,强大的能量让它一直涌出海面并爬升到3000多米的高度,留尼汪岛由此诞生。直到今天,留尼汪岛仍是一座活火山岛,进入21世纪后,从2001直到2010年,几乎每年都有喷发的记录。不过留尼汪火山的脾气不像冰岛火山或者印尼火山那样暴躁,尽管喷发次数多,可每次都很“温柔”。自2001年以来,当局还为每次喷发流出的岩浆立了专门的岩浆纪念碑。
留尼汪火山的间歇期比较规律,大概每11个月喷一次,火山观测站会在喷发前数周发出预告。它的喷发属于那种浅吟低唱式的平和爆发,很少伴有地震和火山灰,也很少造成人员伤亡。由于每次喷发涌出的岩浆流向都是固定的从西向东,黏性强且流速缓慢,因而被人们称为“柔情的溪流岩浆”。当炙热的岩浆从2000多米的高处缓缓流下,快到海岸时温度已经不如先前那样可畏。因此不少当地人和游客会约定在喷发后数小时内去现场感受火山的能量。伫立在岩浆沟边上的众人一边激动地欢呼,一边拿起相机留念。一些学校则会乘机组织学生前来观察和研究火山喷发,实地学习地理知识。能和岩浆如此“亲密接触”令不少游客兴奋不已,有的干脆拿出长长的肉串伸到热流上露天烧烤。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形状各异的坚硬岩石,一些人用它们来装饰自家花园。由于保持高温性能特别出众,还被一些人带回家做烧烤石,或者被美容院打磨成圆润的保温按摩石。
教堂因火山有灵性而改名
留尼汪岛因为是火山岛而没有大陆架,当滚滚岩浆流入海洋之时会立即倾入大洋的深处。在2007年的一次喷发之后,很多被岩浆烫死的深海鱼类浮上海面,经科学家研究发现,里面竟然有不少从未被人类认知的新物种。
留尼汪火山不但很温情,更通灵性。说火山有灵性可不是当地人的迷信,而是“确有其事。”在1977年4月7日,火山喷发涌出的岩浆突然流向了圣·罗斯镇,当晚就烧毁了镇上的一座房子。后来岩浆流速变慢,在“休息”了几日后突然向镇中心挺进,所经之处立刻化为一片火海。但就在它流到镇上的圣母教堂时,却在教堂的西侧戛然而止,继而绕道从教堂的南、北两面流向了大海。火山毁坏了镇子的房屋、马路和农田,却唯独绕过教堂,这被视为一个传奇。从此这个教堂的名声越传越远,很多人特地来祈祷。经过这场灾难,当局决定成立专门的火山喷发观测站预警,而这座幸免的教堂也被镇民改名为“圣母岩浆教堂”。
“海上仙山”终将消失
几百年来留尼汪火山的无数次喷发在岛上孕育出适合甘蔗生长的沃土,人们用甘蔗制糖,还蒸馏糖浆酿造了声名远扬的留尼汪朗姆酒。最近一次让世界关注留尼汪的是2010年“世遗会”,岛上旧火山塌陷形成的峭壁凭借其壮观且独一无二的地貌而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留尼汪因火山而生,靠火山而活,如今又借火山吸引来八方游客,这让留尼汪人对火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然而,这座被世人誉为“海上仙山”的火山岛有朝一日终将面临消失。事实是留尼汪火山已逐渐进入休眠期,地热活动的减少、减弱和转移才是它“温情”的真正原因。一旦火山完全停止生长,那么岛下的地基将随着洋流的侵蚀而逐渐变得脆弱并慢慢下沉。岛上居民对记者说:“虽然离这一天的到来还很遥远,可还是为它的未来担忧。”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西班牙巴塞罗那“好吃”的比萨书
下一篇:香港令人难以忘怀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