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上完地头上炕头、饭桌一推拽枕头”……这些用来形容农村单调生活的顺口溜如今已经悄然远离,清新飘香的草根文化正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这一载体传递到扎赉特旗大地的田间地头,丰富着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夜幕徐降,扎旗胡尔勒镇沙巴尔图嘎查葛根敖包广场上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头发花白的老人跳起欢快的健身舞,年轻人跳着动感十足的韵律操,孩子们脚踩彩色的旱冰鞋来回穿梭。镇文化宣传活动中心内暗藏“乾坤”,图书阅览室、科技培训室、体育健身室、棋牌室和多功能活动室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走进胡尔勒镇文化站,只见文化健身活动室里,乒乓球爱好者挥汗如雨,40多岁的农民佟宝一边擦汗一边说:“打乒乓球在年轻时就喜欢,扔了好多年了,自从有了这个活动中心,我每天都要来,劳累了一天,晚上到这舒展一下筋骨,多好啊。”图书阅览室里,书架上各类书籍排列整齐,村民徐要斯图正在查阅养殖信息,他略显腼腆地摸摸头说:“现在农民也要‘充电’,文化站就是一个‘加油站’,这里图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我们农民的帮助太大了。”棋牌室里,几位玩“嘴和”的老人红光满面,享受着“老有所乐”的欢趣和快乐。“一事一议”不仅改变了村里的硬件设施,更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富裕起来的村民业余时间在小广场、文化活动室和篮球场,打打球、看看书、下下棋,日子过得舒心无忧。该镇宣传委员高兴地告诉我们:“胡尔勒镇今年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总投入100万元新建了葛根敖包广场,如今广场已经投入使用,8盏路灯的灯座已经打好了,有露天健身器材28种,桌椅10余套。这个广场特别受老百姓欢迎。村里80人的秧歌队前后表演了好几天,老百姓们那个开心啊!”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扎旗结合实际,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该旗不断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力度,今年完成努文木仁乡、宝力根花苏木、巴彦扎拉嘎乡、新林镇、种畜场、巴彦高勒镇、阿尔本格勒镇和阿拉达尔吐苏木等8个苏木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实现全覆盖。在全旗194个嘎查村建成“草原书屋”,每个书屋配送出版物有政治、经济、文教、少儿、历史、音像、社会等8大类图书,汉文农家书屋配购图书1220余种、1700余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0种;书刊21种,蒙文草原书屋配购1200种、1600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0种,书刊21种,折合资金达6790余万元。该旗北部10个乡镇、40个嘎查村,共2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全部投入使用,近8万农牧民通过村村通工程收听收看到40多个广播节目、50多个电视节目。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下一篇:武川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