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热线摘 “黄河行船,谈碛色变”, 雄心勃勃的商人们只有“望碛兴叹”,极不情愿地将满船的货物卸在碛口岸边,再雇佣驮队经陆路转运。
清光绪元年,黄河突然泛滥,水势之大数百年难遇。三交古镇惨遭灭顶之灾,繁华的商业大街连同两旁店铺被一扫而光。
在鼎盛时期,招贤镇上聚集了上万瓷工,街上满是拉瓷器的骆驼和骡马车,拉出去的是瓷器,流进来的是白花花的银钱。
从水利运输的角度来看,黄河晋陕大峡谷绝对算不上一条黄金水道——时宽时窄的河道,忽缓忽急的流水,以及无处不在的沙碛暗礁,让行船成了一件极为冒风险的事。

然而即便如此,与黄土高原上的崎岖道路相比,峡谷水路还是要便捷许多。当年,无数的陕西、山西商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们无所畏惧,满载货物顺峡谷南下北上。峡谷两岸数不清的码头渡口、村镇集市也随之兴旺,并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喧嚣热闹的商贸重镇,碛口、吴城、招贤、三交……黄河水道,孕育了这些古镇的富贵荣华。
过去的千百年里,黄河古镇几度兴衰,洪水、战乱在这里周而复始。最终,商旅散去,古渡荒芜,一座座古镇也逐渐沉寂,直到如今。

碛口:峡谷水路的地理极限
对临县碛口古镇的最初印象,还是源于那两句民谣——“驮不完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
前一句极富张扬,夸赞之情溢于言表,是描述当年碛口码头巨大的货物吞吐量,后一句则从百姓日常生活的视角,展示了碛口这一古老商贸都会的繁荣。
作为晋陕峡谷里著名的水旱大码头,碛口的辉煌并不遥远。
在今天走进碛口,只要稍稍说明来意,几乎所有的当地人都会对你津津乐道,谈兴最浓的就是古镇曾经的繁华。他们会讲述古镇商铺如何名扬四海,船筏如何云集大河,驼铃如何回响山川,以及那些发生在豪宅大院里的故事传说。顺着他们的指点一路走去,只见浩瀚黄河在峡谷间暗流涌动,时而波涛冲天,那些沿河修建、依山就势的店铺商号、货栈大院此起彼伏。尽管因为年代久远,许多建筑仅存断壁残垣,但这不要紧,断壁残垣恰恰印证了古镇的悠久历史。来到碛口,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极具规模的古建筑博物馆,处处让人感触到古镇昔日的辉煌。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细品鲁菜:用舌头阅读好客山东
下一篇:如果我有一扇任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