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在北京城中有这么一座道观:它的昔日观主乃是金庸笔下一代大侠丘处机;它是最具特色的老北京庙会的举办地之一,每到春节,这里香火鼎盛,游客络绎不绝;它还是北京的道教中心,也是北京最大、最古老的道观。它就是道教全真“第一丛林”——白云观。


  历史:长春真人辅保香火鼎盛

白云观 “第一丛林”溢满浓浓京味儿

  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沿山门进观,第一层院子里有座石桥,名为窝风桥。桥下没有流水,只有一个石头砌成的长方形大坑。问过观内的道人才知道,这就是春节期间香客们打“金钱眼”祈求财运的地方。道观坐北朝南,沿中路依次有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和三清阁、四御殿及钟鼓楼。三清阁东侧为藏经楼,东路有南极殿、斗姥阁和罗公塔;西路有吕祖殿、八仙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祠堂院等不下百十余间,气势恢宏。


  祠堂院左右室壁上嵌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道德》、《阴符》两经石刻。后院名云集园,又名小蓬莱。清朝末年,住持高峒元勾结李莲英,曾为白云观拉来过90万两白银,大肆扩建庙宇,据说规模一度超过了雍和宫。


  据史料《北平庙宇通检》记载,白云观的前身是唐代的天长观,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金正隆五年(1160年),契丹族南侵,天长观被焚毁。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年完成,更名太极宫。元初,太极宫迎来了让其名声大噪的决定性人物——长春真人丘处机。也许我们心中熟悉的那个丘处机是金庸笔下的那个仙风道骨的全真教大侠,但他在历史上真的是确有其人。他千里奔赴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深得这位大汗赏识,回北京后赐居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丘处机遂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楼台焕然一新,因为丘处机道号长春真人,所以成吉思汗把太极宫更名为长春观。后来丘处机仙逝于此,他那在小说中被骂了千百遍的徒弟尹志平,在长春观东侧下院建起了一座处顺堂,收藏丘祖仙蜕。


  元末,战火连连,长春观再次毁于战火。明初,就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改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贯彻宗教政策,保护文物古迹,1956年、1981年先后两次资助道教界修葺白云观,恢复宫观建制和古代建筑风貌。


  文化:道教古迹中的璀璨明珠

白云观 “第一丛林”溢满浓浓京味儿

  虽然几经重建和翻新,但白云观中的建筑以及塑像、典籍、石刻大多从明清保存至今。除去小灵山在“文革”期间被破坏以外,其他文物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观中供奉的王灵官、玉皇大帝等铜、木神像均为明代制造,造型精美且保存完好。观中殿宇也延续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六进院落,百十来间殿宇按中轴线对齐,建筑考究,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虽然已不复当年的恢弘模样,但不难看出,全盛时期的白云观必是道教建筑中的典范。


  东侧藏经楼原藏有明版《道藏》,包括正统十年(1445)编写的《正统道藏》和万历三十五年编写的《万历续道藏》,共计5485卷,为道教经典的总集。每年旧历六月初一致初七,白云观都要举行晾经会,将经书统统搬出,放于通风处翻晒,以防书蠹。现存此处的为复印本,原版于1950年移交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保存。观中还存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的绢丝工笔彩画共八幅,均为明清时期佳作。而邱祖殿中供奉的雍正皇帝所赐“瘿钵”、明嘉靖年间所铸造鎏金铜鼎炉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道德》、《阴符》两经石刻更是三件镇观之宝。2001年6月25日,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道教古迹中的明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