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铁老大庞大的身躯曾经给这200多万员工带来很多荣耀。“铁老大”变成“局+公司”,这些铁路员工队伍出路在哪?
申新甫说,自己穿着铁路制服还是很骄傲的。但近几年,铁路的一些事情引人关注,大部分铁路员工收入水平也不算高。
面对未来,大家也充满新的期望。申新甫说,希望这次改革,能让企业发展、员工增收。虽然暂时变化不会太大,但以后肯定会有改变的,“我们不懂太深奥的道理,就知道是大势所趋,奔着市场化去了。当然,我最希望多拿一些工资。”
资本期望
早就盼着有这一天机制完善就愿投资
昨天,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一出,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健尔用“早有期盼,就等这一天”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按照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
来自多个渠道的声音认为,随着体制的根本性变化,现有的铁路融资模式很可能难以持续。一方面,企业化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能否继续保有以往的“政府信用”;另一方面,银行对于铁路系统的贷款也将重新定价,铁路系统可能也会出现发债成本高和融资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未来中国铁路必须用更大的改革吸引民间和地方资金“入场”。
余健尔说,长期以来,地方和民间资金不是不想进,而是不敢进。“铁老大说了算”,财务上无法融入,“地方国企还好说,民企根本不愿意投入资金”,铁道部的撤并重组为此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有条金温铁路,安全上由铁道部监督管理,运营则完全是现代企业制度。还有沪杭高铁浙江段,浙江省和铁道部共同投资,铁道部运营。前者年客运量1200万人次,收入8个亿,利润2个亿;后者年客运量3500万人次,收入15个亿,利润8000万。一条线路等级、客运量远低于高铁的路线,利润是高铁的2.5倍。换句话说,只要机制完善,资金是愿意进来的。”余健尔说。
专家观点
“把政府、企业职能分开,这是很好的改革设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说。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和平则表示,铁道部职工是欢迎改革的。
但是面对此前铁路出现的种种问题,专家们均表示,改革还需更完善的细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广发表示,管理体制的变化不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国有铁路建设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是必然的,企业会遵循市场规律发展下去。“目前我们公司员工总数在30万人左右,员工收入增幅基本和经济增速保持一致。未来随着业务的拓展,人员还会扩大。”
这也正是全国人大代表、铁路专家王梦恕担忧的,全国11个铁路局200万铁路职工的安置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