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红墙内的“来今雨轩”,位于北京紫禁城一侧的中山公园,始建于1915年,它是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名流聚会之所,又是文人墨客相约之处,更是情侣成双成对喜欢出入的理想天堂。“来今雨轩”,以红楼菜肴和川贵风味菜肴为主,享誉古今。大文学家鲁迅、张恨水、革命先驱者李大钊经常光顾这里;高君雨、石评梅也曾多次相约此处。

来今雨轩 承载近一个世纪的传奇故事

  民国初年,刚刚脱离满清政府统治的北平还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很多公共事业都需要年轻的政府去建设,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民国三年(1914年),北京城区内第一个公共性质的近代公园成立了,这就是当时的中央公园,如今的北京中山公园。从那时开始,中央公园和里面的来今雨轩就成为当时民国文人最著名的社交场所。将近100年的时间过去了,对于这些场所最初的由来以及当时的盛况,如今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为了不让这段历史沉寂,记者实地探访,为您还原那些民国文人的社交场所。

来今雨轩 承载近一个世纪的传奇故事

  城区第一个公园的诞生


  有学者考证过,虽然中国自古就是园林艺术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此“园林”非彼“园林”,中国最著名的都是皇家园林和私家花园,而真正的公园概念其实是从西方传过来的。1905年,有人就倡议在京城建公园,1907年,出洋考察政治的大臣端方、戴鸿慈奏请开设“京师万牲园”,也就是北京动物园的前身,尽管“万牲园”的开放历史更早,但是由于那里地处城外,不仅交通不便而且不具备近代公园的概念,所以直到清朝灭亡后,中央公园的成立才拉开了公共交往的近代公园序幕。

来今雨轩 承载近一个世纪的传奇故事

  中央公园的原址为明清故宫的社稷坛,位于天安门和端门之右,乃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土神)和稷(谷神)的地方,是当时的皇家禁地,和普通老百姓完全没有关系。1913年,时任交通总长的朱启钤视察社稷坛就打算把那里辟为公园,第二年,他改任内务总长兼京都市政公所督办,这个转变促成了这件事情。1914年秋天,段祺瑞、朱启钤等60多人发起筹办公园的募捐,不到半年募得4万多元,其中徐世昌、张勋、黎元洪、朱启钤捐款最多,在1000元至1500元,而凡是北平市民捐款50元即可成为董事,朱启钤被推为董事长。中央公园在当年的国庆日10月10日正式开园,直到1928年7月改为中山公园。


  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来今雨轩是民国四年(1915年)建立的,如今的来今雨轩坐落在中山公园内西侧上,主体建筑具有浓郁的古典色彩,庭院内假山、小桥、喷泉、瀑布相互映衬,几株海棠树郁郁葱葱。沿着叠翠廊拾阶而上,向远处眺望,满目青翠。当海棠花开的时候,漫步在庭院中,不时清风吹拂,点点海棠花瓣似雨如雪般轻轻飞扬着,真是美不胜收。


  来今雨轩名字由来

来今雨轩 承载近一个世纪的传奇故事

  说起“来今雨轩”这个名字由来,还有一段典故,据说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一度居住在长安,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一些人认为他不久就会做大官,便争着和他交往相识。却不料杜甫没有入朝为官,且日益穷困潦倒。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诗人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生了病,只有一位姓魏的朋友冒雨来到病榻前看望,诗人有感于老友的情意写下了《秋述》一诗,诗中有序曰:秋,杜子美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新雨不来……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感谢之意,也表达出交友应重友谊,轻权贵的感悟。后人取“旧雨”、“新雨”比喻为旧友、新友。“来今雨轩”则意为来此对盏者都是不计地位名势的真朋友。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