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工厂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意见。厂长王福全对这几个“不安分”的年轻人颇为赏识,工作一年多后,梁稳根就成为了机械厂的体改委副主任,属于副处级干部,唐修国等人同样也得到了被提拔的承诺。随后,梁提出能否承包一个车间,推行改革自负盈亏,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准许。


  那时候,中国企业家的杰出代表是步鑫生和马胜利。熟读西方管理学著作的梁稳根觉得,步和马那一套非常粗糙。梁等人认为自己不比他们差,他们决心成为中国一流的理论家和一流的实践家。


  按照梁稳根最初的想法,他们要了解十个行业、调研十个项目、存够10万元启动资金之后,才辞职下海。不过几个人准备辞职的风声已经传遍全厂,而他们的“出位”又被一些思想保守的老干部视为爱出风头的反面典型,辞职计划不得不提前落实,而风靡中国的下海大潮还要等到7年之后的1992年才到来。


  梁把此次辞职下海定义为一场社会试验,“给后来者提供样本”。这种将个人选择赋予历史使命的光荣感和悲壮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失去了铁饭碗的恐惧。接下来的离职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冒险。


  梁和几个同事提出离职后,工厂方面扣押了他们的档案和户口本——当时要领到买口粮的粮票必须拿着户口本,没有户口本意味着他们连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


  梁本人并非莽撞之徒,他知道该找一位在涟源县有话语权的人寻求保护。1985年10月,他找到了县委书记阳花萼。2012年已经78岁的阳花萼只读过三年书,但是思想相当开放,自学上网。阳当年也属于改革派人物——为了鼓励县里的经济发展,他组织了一百多名县里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落后分子”,让他们佩戴大红花在县城里游行了一大圈。开明的阳花萼答应提供保护,免得他们被机械厂抓回去。阳花萼还承诺,“干不成到县里当干部去”。但是梁稳根等人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如果失败了就去边疆支教度过一生”。


  梁的父亲却对这场前途未卜的冒险出离愤怒,拿着扁担想把梁稳根赶回去,当初跳出农门时,梁曾是村民鼓励儿孙的榜样。其他三人也向家人隐瞒了这一切。袁金华的母亲写给袁的家信寄到厂里,却以“查无此人”为由被退了回去。袁母以为儿子遭遇不测,从贵州一路哭着坐火车赶到涟源。


  “压力很大,不敢跟家人说,以前的同学也都不联系了。”袁金华说,同学有的已经当了副县级干部,他自己却为吃饭发愁。经过贩羊等一系列失败后,他们在1986年成立了焊接材料厂,当时乡镇企业的标准称谓必须挂上所在乡镇的名字,为了使企业名字听起来更有底气一点,他们找人去掉了“乡”字,“叫涟源县茅塘焊接材料厂,这样的话人家可能以为我们是县级企业。”袁金华回忆说。


  在三一的历史上,这被认为是第一次创业。第二次创业是1994年的“双进战略”,进入工程机械领域,总部迁往长沙。第三次创业则是国际化。“没想到啊没想到”。2012年12月23日,在三一集团位于娄底的生产基地办公室里,阳花萼连声说,他压根想不到当年那几个有些莽撞的年轻人“能干这么大”。


  阳花萼把有关三一集团的所有新闻都放到了电脑的收藏夹里,他能随口说出三一最近几年的销售额,还推测三一起诉奥巴马赢面很小。不过,他话锋一转说,“这几个人啊,还是那么胆大,告奥巴马长志气。”


  办公室外是喧嚣的生产基地,笨重硕大的银白色金属油缸,正被机器手轻巧地搬移到下一道工序处,这是混凝土机械的关键部件之一。如今,三一集团的混凝土泵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连续多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三一集团也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并成为造富工厂。2011年,梁稳根先后登上胡润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之顶,首次成为中国首富,三一其他多位高管也入围榜单。


  让梁稳根区别于其他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还有他爱党爱国的一系列言论,这些话通过梁稳根的湖南口音对外表达出来,尤其显得激情澎湃。


  2012年12月15日中午,他敲着桌子,一脸困惑地反问,“爱国是基本素养,为什么有人要质疑呢?!” 上网只下象棋、也不用手机的梁稳根并不适应被网络恶搞。


  中共“十八大”的新闻发布会上,梁说如果国家需要,他可以把三一交给国家。这样的表述脱离当时的语境单独摘录出来后,确实有点突兀,梁解释了他此番言论的背景:“我是在假设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战争来了,国家紧急动员把三一征用了,我怎么会痛苦呢,我会感到光荣。”


  一位在三一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相信梁的真诚。她举了个例子:梁稳根的儿子叫梁在中,另有两位董事的儿子分别叫思龙、立桦,“你看这几个名字,中、龙、桦,不都跟中国相关吗?!”


  梁在中前几年到英国著名学府华威大学读书,看到华威大学挂着很多国旗却没有中国国旗,就找到校方提了意见。 “十八大”刚刚结束不久,梁稳根还带领三一集团50多位高管到国家博物馆(微博)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而两天之前,这里刚迎来了习近平等新晋政治局常委。梁和其他高管的参观照片以及相关新闻被放到了三一集团的官方网站上。梁要求高管们牢记产业报国的使命,每位参观的高管还被要求写一篇感想。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