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巴泰古国的深峡,失传了千年的宝藏


  很早就起来, 直奔佩特拉而去。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旅游景点 一样, 这里沿途挤满了各类小贩。不时有阿拉伯人牵了马过来用 半生不熟的英语邀请你像国王一样骑马走进佩特拉, 或者坐一辆 不伦不类的马车如罗马将军一样去征服远古的王国。


  佩特拉的入口是一道又窄又深的峡谷( S i g ) , 但当我看到直 上直下的峭壁上刀劈斧削一样出现一线裂隙时, 依然不由自主地 倒吸了一口冷气。峡谷的入口上方, 还有当年古城入口的些许痕 迹。但日久天长, 已经难以分辨那曾经是一道横越峡谷的拱门还是用来防守罗马人进攻的城堡了。S i g 纵深1 . 4 公里, 宽不过数 米, 但夹道的石壁竟高达2 0 0 余米。在峡谷中, 果然是抬头难见 一线天, 紧紧挤压着我的, 是几千年的风沙雨雪在石壁上雕琢出 的千奇百怪的石纹。这里的岩石还是属于沙岩一类, 该是有很绚 丽的颜色的, 却因为谷中光线昏暗而含混。


  我忽然起了一个疑问——这样的峡谷, 如何能避免雨季时山 洪的冲刷? 导游哈哈大笑。这山洪的问题, 也曾让约旦政府为如 何保护这里的古迹大大头痛了一阵, 直到考古学家找到很久以前 古人在这里修建的排水系统才解决问题——疏通了几千年前的管 道和沟溪, 洪水问题居然迎刃而解。峡谷的墙壁上, 还有着一道 水平的沟痕。佩特拉古城最著名的一页, 不是这里的自然景观, 而是当年纳巴泰人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在这道深深峡谷的石壁 上, 他们刻出了几乎是隐蔽的输水管道, 把来自摩西泉的生命之 水引入了王国的地界。在石壁断裂的地方, 依然能看到当年的人 们用石瓦制造的水管接续。


  大概是为了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敬畏, 造物和纳巴泰的工 匠们天衣无缝地配合, 先用这长长且压抑的峡谷把你的骄傲消磨 殆尽, 到走出峡谷正想长舒一口气的时候, 扑面而来的, 却是让 人视线不能直视的玫瑰红的宫殿。以整座山崖勒就的高逾4 0 米 的建筑, 用她的气势和精美, 让所有的游客中了定身法般目瞪口 呆。这就是佩特拉最著名的建筑——法老宝库( K h a z n e h the T r e a s u r e ) 。如果究其历史, 这里其实曾经是一处皇陵。走进镂空 山腹造就的墓室, 这里早就不再有半点国王的遗迹。四壁依然是 千年前开凿时一样的玫瑰红沙岩。走近了细细去看, 却又有许多 不同的深浅层次, 连绵不断覆盖了整个石壁。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